當前位置:首頁 > 專欄 > 裝配式鋼結構、木結構 >
“經現場檢查,滿足吊裝要求?!?
“開始起吊!”
3月20日10點
公司參建的深圳在建第一高樓
高度388米的
城脈金融中心大廈項目
一根長16.5米、高1.1米
重12.8噸的鋼梁精準就位
標志著項目圓滿完成
49層外框架鋼結構施工任務
如期完成業主下達的節點目標
為表彰項目團隊
不畏艱難、奮勇爭先的優良作風
業主一次性獎勵200000元
今天,讓我們一起探秘
項目何以獲得業主的嘉獎~
1
緊盯“專+精”,釋放技術引領原動力
該項目為典型的超高層異形結構,外立面呈傾斜設計,外框巨柱呈一種先外傾后內縮的流線變化趨勢。直插云霄的8根巨型“擎天柱”高13.5米、寬3.2米,近13米的周長需6個成年人才能合圍。面對如此復雜的框架形式,設計采用巨型鋼骨柱+桁架體系作為主要支撐結構。施工前,項目通過軟件模擬巨柱斜率、截面變化,深化設計優化梁、柱復雜節點,提前確定施工工序。
項目技術總監謝希翔介紹,為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,項目通過現代化施工模擬軟件模擬施工全過程,強化風險控制,不斷完善施工流程。
巨柱作為主要的豎向承重構件,對變形數值的要求非常嚴格,設計需控制在3毫米以內。項目采用每節之間左右對稱全焊接連接的方式,過程中采用全站儀全程監測,隨時記錄巨柱的變形數據。經相關部門探傷檢測,焊接質量合格率達到100%。
2
強化“細+實”,增強生產調度前瞻性
“去年,項目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,3月1日便實現復工復產。今年春節期間,項目全體管理人員堅守崗位,全面吹響沖鋒號角,掀起搶工大干熱潮?!变摻Y構項目經理徐少清表示。
為如期完成節點目標,項目施工時穿插作業,針對大型鋼結構吊裝等工序,提前與各專業施工單位反復斟酌,優化施工工序,進一步縮短工期。項目還應用BIM搭建集成各項技術的智慧平臺,實時共享平臺信息,實現了智慧化管理,將現場實物形象化地在平臺實時顯示,確保實施方案精準無誤。
同時,項目安排駐廠工程師實時對接,根據當天、當周的構件需求提前配套制作,確保了鋼構件安裝進度。項目建造總監楊凡凡介紹,為確?,F場構件全部滿足生產要求,項目強化節點意識,提前4個月設計、3個月深化、2個月提料、1個月加工制作。
3
立足“嚴+檢”,筑牢質量管控精細化
作為388米級的超高層,鋼結構吊裝、焊接工作量巨大,任何一點小瑕疵,都會影響整個工程的安裝精度、質量和安全。因此,項目質量部經理程鵬便像醫生一樣時刻為工程質量“問診把脈”。他說,“鋼結構是項目主體結構,必須嚴守質量底線?!?br />
項目一方面在質量管理上狠下功夫,采取“質量月度分析及預警”的形式,強化各階段質量控制要點,每天對現場進行“拉網式”質量巡檢;另一方面通過QC活動找出影響施工質量的“癥結”,采取有效措施“對癥下藥”,做到“藥到病除”。
(編輯:奚雅青)
延伸閱讀:
41天24層!許昌首座裝配式鋼結構高層住宅順利封頂! 全球首座木結構足球場提案通過——“生態體育場”方案新進展 斬獲魯班獎和詹天佑獎、世界最大最深的高鐵站房長啥樣?(1)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預制建筑網”的所有資料版權均為預制建筑網獨家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“預制建筑網”,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(2)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,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,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,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(3)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一周內書面來函聯系。
[責任編輯:Susan]